亚洲有中文字幕a毛片一级-久久精品国产直播-经典三级一区国产二区-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文化事業
“古代數學展”讓古籍資源走入普通讀者視線

轉載自@圖書館報





基于自身豐富的科技文獻資源及科學傳播經驗,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北京師范大學策劃的“古代數學展”于2017年9月在香港“創科博覽2017”成功展出,本次參觀人數超過10萬人次?!肮糯鷶祵W展”結合豐富的古籍善本史料、多元的展覽載體和大量的互動品,吸引了廣大香港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長久駐足,成為9000平方米展區中的一大亮點。展覽讓香港年輕一代深入了解了國家科技事業的悠久歷史和進步發展,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提振了作為中華民族子孫的文化自信,更激勵了廣大市民投身創新的熱情。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是支撐科技自主創新、服務國家創新體系、促進科學文化傳播的國家級科技文獻情報機構,主要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提供文獻信息保障、戰略情報研究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支撐和科學交流與傳播服務。

 

基于自身豐富的科技文獻資源及科學傳播經驗,文獻情報中心聯合北京師范大學策劃了“古代數學展”?!肮糯鷶祵W展”于9月份參加了由團結香港基金會主辦,中國科技部、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及科技局、香港教育局、香港民政事務局、香港中聯辦教科部支持舉辦的“創科博覽2017—中華文明與科技創新展”。


該展覽重點以中華民族五千年科技發展進程為主線,采用古代科技創造發明與現代科技創新成果對比、有機結合的方式,系統展示中國古代的科技成果,以及相對應的當代科技創新成就,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牟合方蓋原理實物化展示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深入挖掘館藏古籍中的數學古籍資源,篩選古籍中的特色、優質內容,共展出“割圓術”“九九乘法”“勾股容圓”“增乘開方法”“十進位值制與算籌記數法”等8個系列共計約30類展品,占據了最中心場地的三個展區,受到了香港各界人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熱烈歡迎,效果非凡。




中學生閱讀展板





一、深入挖掘古籍內容,展板史料翔實


本次數學展的內容均來自于記載我國古代數學的古籍和善本:《孫子算經》《說文解字》《九章算術》《綴術》《九章算術注》《詳解九章算法·纂類》《夢溪筆談》《漢金文錄》《象數一元》《九章算術細草圖說》《合股割圓記》《算學啟蒙》《測圓海鏡》《河防通譯》《益古演段》《數術記遺》《增刪算法統宗》《權衡度量試驗考》《中國數學大綱》《卜辭通纂》等。在各個知識點中附加來自古籍的書影,生動真實。例如:

對于自然數,從一開始每增加到上一個基本數字的十倍就用一個新數字符號或以新方式用已有的符號來表示,這就是十進制。目前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就有一至九、十、百、千、萬共13個數字符號;前九個與后四個結合,分別表示十、百、千、萬的倍數。甲骨文中有這樣幾段文字:“俘人十又六人”“鹿五十又六”“五百四旬又七日”等,從中不難發現當時人們的確已經在使用十進制。



甲骨文中的數字





算籌是古代進行數學計算的工具,也稱為策、籌、算、籌策、算子、籌算等。它是一些像筷子那樣的小棍狀物,大多用竹子制作,也有鐵、骨頭等質料。用它擺出數字,就能進行計算?!墩f文解字》竹部中“算”字這么解釋:“算:從竹從具,長六寸,計歷數者?!边@是說明“算”是一切數字計算所用的竹制的工具?!八恪庇袝r叫做“籌”。算籌采用的是十進位制的記數方法,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數值也就相應不同,每進一位數值乘10,并且在算籌盤上,以空位表示0,以顏色區分正負數。魏劉徽注《九章算術》稱:“正算赤,負算黑”,為了不使數字和數位混淆,算籌采用縱式和橫式兩種方法記數。

 

算籌的實物,已考古發掘出土多批。大多數為西漢末以前的遺物,其中最早的為戰國晚期。1954年,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發掘的一座戰國晚期木槨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算籌——竹簽“計40根,長短一致,每根長12公分”,這是目前發現的較早的算籌實物。另外,1986年,在甘肅天水市放馬灘戰國末期的墓葬中,與竹筒同出了一批算籌,總計有21枚,用竹條削成圓棒狀,長20厘米、直徑0.3厘米。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博具1盒,內有42根算籌(湖南省博物館藏)





二、展示載體多樣

 

除了傳統的圖片、文字展板展示,本次展覽還開發了程序模擬和互動展教具,極大地豐富了展覽形式。

 

三、展覽互動密集

 

除了展示品,本次展覽開發制作了大量同比例的小型互動品,幫助觀眾實際操作、體驗和驗證數學原理。




九連環互動體驗





一、深入挖掘古籍資源

 

此次展覽以我國古代數學為主要內容,深入挖掘古籍內容,將其中可以進行展出的內容進行篩選、分析,結合展覽的需要挑選數學古籍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可展示性的內容制作展品、展板。


伏羲女媧手持算籌和準繩(現存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中的中國古畫)



二、提供體驗式閱讀

 

在展覽中將古籍書影與實物展品共同陳列,利用立體的展品將書中二維的圖像和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了具體化的展示;利用可供動手體驗的模型和游戲,使觀眾能夠對書籍中描述的概念有更直觀的感受,并激發他們繼續探究的興趣。

 

三、突破閱讀推廣的單一化形式

 

閱讀推廣不應局限在用眼睛閱讀印本書或電子書,應該結合現代化手段和多媒體方式,更多地調動其他感知器官。利用聽覺、觸覺、味覺等,使讀者感受到隱藏在書頁上的更多的信息,使讀者對閱讀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趣。

 

本次展覽利用現代化的布展手段使數學古籍重新進入普通讀者的視線,讓觀眾生動地了解到中國五千年科技發展歷史中古人在數學研究和應用中的智慧和創造。該展覽廣泛提升了廣大香港人民對中華科技發明及創新發展的認知水平,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提振了作為中華民族子孫的文化自信,更激勵了廣大市民投身創新的熱情,取得了良好的科學普及傳播效果。





轉載自@圖書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