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文化成都
看到這些東東
你是不是感覺一秒“穿越”回了過去?
不過這點還不算什么
更多“回憶殺”就要請你走進成博去回味下咱們川人這40年的精彩生活了~
↓↓↓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風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四十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神州大地變化天翻地覆,改革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從國企改制到民企崛起,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四川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鄉,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十年改革開放進程中,四川以“敢為天下先”的姿態,譜寫了一曲銳意進取、創新發展的壯麗詩篇,巴蜀大地人民生活、社會風貌、政治經濟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改革開放碩果累累。
本次展覽的照片和展品,大多來自我們身邊的普通人。這些照片和物件,是川人可觸摸的歷史記憶,講述著改革開放的“四川故事”。謹以此展覽致敬四川改革開放四十年,致敬為之奮斗的每一位普通人。
在展覽前期的展品征集中,市民們積極參與,讓這場展覽更像一個“眾籌”展,“好雨時節”更顯意義。眾多展品之中,既有曾參加“卡塔爾阿爾塔尼國際攝影大獎賽”的攝影師拍攝下的糖酒會盛況,也有普通攝影愛好者鏡頭下的太升南路、寬窄巷子的變化……從專業攝影師的獲獎作品、百姓珍藏十余年的老照片到年輕人用手機記錄的感動瞬間,260位拍攝者、518張照片,留下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川的最美輪廓。
另一方面,140位借展人帶來了1864件實物展品,這些尚有“余溫”的展品,娓娓講述川人40年來的生活故事,也折射出四川的輝煌巨變。
展覽上,一張結婚照上,一臺老舊的海鷗牌照相機與兩位新人一起出鏡。這臺相機就放在旁邊,它是其主人購買的第一臺相機,見證了這個家庭無數的幸福時光。
一位七旬老人借出了他51歲“高齡”的永久牌自行車,這輛車陪伴著他從“單身漢”到結婚生子。一位成都市民醉心于門票收集30余年,小小門票的變化,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與社會科技水平的改變。另一位八旬老者在60余年間做出了上千架縮比飛機模型,記錄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高考準考證、中專成績單、大學成績單、參加工作分配方案、救人后收到的感謝信……這位熱心市民的12份書面證明,映射出一個普通人的美好歲月。
展覽上有一把上海牌重音口琴,承載了一個家庭特殊的記憶。它的主人在1999年春節,帶著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到重慶和其父母、大哥團聚,大哥送了他一把30年前參戰時用過的口琴,這把曾激勵戰士們浴血戰斗的口琴,如今一直被他家妥善珍藏。
從四川看世界,展覽還征集到70多位川人在世界各地生活、工作、學習、旅行的數百張照片,他們燦爛的笑臉,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成果的最好見證。
豐富多彩的展品,生動呈現4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遷,讓你沉浸在回憶中無法自拔。此外,本次展覽還通過趣味裝置與互動,將帶領觀眾“穿越”歷史,重溫美好時光。
本次展覽運用視頻、投影等方式,用電競發展、“海采”祝福、動畫電影發展史等充滿回憶的多媒體,串聯起40年川人珍藏的記憶。例如在“媒體進化史”的部分,“三代人”的短視頻在講述一段深情告白:祖孫三代記者,親歷了四川傳媒幾十年的發展,對于媒體事業深有感觸。他們的口述歷史,讓傳媒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顯得立體而有溫度。
展覽上花花綠綠的小玩意兒,是不是勾起了你的童年回憶?那些陪伴你長大的俄羅斯方塊游戲機、玻璃彈珠、四驅車,是否讓你躍躍欲試?看完展覽來體驗區,這些玩具讓你找回童年的樂趣,一口氣玩個痛快。
刷完展覽如何拍一個文藝范兒的自拍?成博貼心準備了兩臺互動拍照儀,為觀眾留下最美瞬間,拍照、上傳、發布一氣呵成。掃描二維碼,直接體驗到成博六樓咖啡廳提供的免排隊下單服務,正是消費便利化的最好體現。展覽的最后,如果你拿起聽筒,還能聽聽1978年到2018年的“他們”說了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文創產品也大走“復古風”,鐵皮青蛙、啄米的小雞等現在市面已難以購買的玩具通通都有。展覽還設置了線上答題抽獎活動,觀眾可通過掃描展廳入口的二維碼進行答題闖關,免費抽取成都博物館精心準備的“懷舊風”文創產品??赐暾褂[帶走一個好玩的文創產品,與家人朋友共享記憶里的美好時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小伙伴們,走進展廳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第一展區的展品沖擊力高達十級。
8本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1本新概念英語輔導書,1本考研英語分級詞匯……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好可怕,就像回到了高中課堂?!毙〔檀髮W畢業已有五年,看到久違的英語課本,“美好”回憶立刻浮現。
再把視線稍稍向右移動,一大波課外讀物或許能觸動你的心靈?!杜徘蚺畬ⅰ贰蹲冃谓饎偂贰督鹩谷贰稄垚哿嵛倪x》……無論你曾經是運動女孩、武俠迷還是文藝青年,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心頭所愛。
只有這些?咋可能嘛!紅藍配條紋校服、鐵殼文具盒、英雄牌鋼筆,還有獨屬于80后、90后一代的玩具……這些展品共同打造出一道歲月長廊,將你帶回那個恣意浪漫的青蔥歲月。
“那個無花果,一毛錢一袋,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狈饷嬷辈ピu論中,網友捕捉到小時候的最愛,驚喜感嘆。
展覽“味蕾中的大世界”小節,呈現了四十年來川人飲食文化的變遷。曾經的黃桃罐頭與如今種類多樣的新鮮水果,曾經的北冰洋汽水與如今品類豐富的飲料,曾經的大大口香糖與如今讓人眼花的小零食……四十年來日常食物的變化一目了然。
“食物選擇變化實際上也蘊藏著人們消費方式的變化與科技的進步?!闭褂[工作人員說。從傳統計劃經濟下食物的限額限量,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商品自由選擇;從定期定點的農貿趕場,到隨時隨地的網絡送餐;從“洋館子”走進來,到“川館子”走出去……川人餐桌上的東西日漸豐富。舌尖味蕾,品出豐富多元的大世界。
“展廳中最有故事的展品,就是那些市民捐贈的老物件了?!币晃还ぷ魅藛T說。黑白電視、收音機、搪瓷盆、鋁飯盒……每一個老物件背后,都蘊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它屬于捐獻物件的市民,也屬于歷經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
成都老人黎志均,借出陪伴自己51年的“永久”牌自行車,并用一封手寫的書信,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967年,他花了半年的工資購買了這輛自行車。半個世紀,他騎著自行車看望妻子,又載著孩子上幼兒園。退休后,他還是騎著這輛二八大杠自行車買菜、釣魚。
每天清晨,黎志均都會仔仔細細把自行車擦洗一遍,51年,從未間斷。于他和家人而言,這已經不是一輛普通的自行車,而是一家人情感的見證。
展覽詳情
展覽時間:
2018年12月11日——2019年1月3日
展覽地點:
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
轉載自@文化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