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文化市場主體活力
“減稅降費”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之一。對于2019年的工作目標,報告中提出“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strong>其中,抓好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實被重點提及。小微企業是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隊伍中的主力軍,其中八成的企業經營文創產業相關領域業務。大力保障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順利落地,對于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文化市場主體活力,確保文創企業輕裝上陣、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意義重大。
▲熊貓文創
在細節方面,報告提出“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等。這些優惠政策的提出,將使得文創企業融資更加便捷,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服務。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知識產權保護支撐文化產業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隨著我國持續深入推進創新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由52.2%提高到58.5%以上??萍疾粌H是創新的重要支撐,也在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擴大國際創新合作?!?/strong>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研發應用不斷深化,數字創意經濟的內容與形態將迎來更多可能性。報告中還提出,要“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笨萍俭w制改革的全新階段已經到來。
▲“3.0版”《清明上河圖》
為實現文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必不可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眻蟾嬷羞€特意提出,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薄暗蕴炫R事件”引發了學術圈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學術不端不僅突破了學術底線,也挑戰著人才培育的道德底線。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急需更多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但只有加強倫理和學風建設,才能以學術陣地引領良好知識產權環境的打造,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培育新興業態,喚醒民眾“文化內需”
隨著“互聯網+”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持續推進,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得到挖掘,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健康有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多措并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要順應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多渠道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strong>如何激發民眾的“文化內需”,促進文化市場快速穩定增長,對于文化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隨著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進入全新歷史階段,文化對提升旅游產業品質,打造旅游產業新內容愈發關鍵。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壯大旅游產業?!?/strong>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期間超過90%的游客參與了文化活動,78.3%的游客花在文化體驗的停留時間為2天以上。文化在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構建城市新業態、傳承創新傳統文化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隨著全域旅游的縱深化發展,文化將繼續為旅游產業發展賦能,實現更加高質量的融合共生。
▲杭州西湖
在未來的二十年里,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平均每年增加的老齡人口數將為1000萬人,2050年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數的1/3之多。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不僅提出了新的問題,也催生了文化市場的新藍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痹阢y發經濟的大潮中,老年群體的文化消費將具有哪些新的特征,快速增加的離退休老人需要怎樣的文化生活與文化產品,老年人的幸福感如何得到提升,這些都需要文化保駕護航。正如報告中所說,“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span>
“智能+”引領數字創意產業邁入“快車道”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人工智能”再次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智能+”:“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strong>“人工智能”共出現三次,成為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新動能。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能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也正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新的階段。
▲金沙遺址博物館體驗3D展覽
近年來,文化產業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我國自2015年起就開始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對數字經濟領域進行了宏觀規劃。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4億元,相較于2016年增長67%。人工智能企業融資總額占全球融資總額的70%,融資筆數達31%。截至2018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超過1000家,為全球第二,其中北京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人工智能正從多個方面促進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中,數字創意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紅利期?!爸悄?”將引領新一輪的融合發展趨勢,引領數字創意產業邁入“快車道”。
區域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題中之義
▲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研討沙龍
建立更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機制,是解決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徑。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并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戰略構想,進一步豐富發展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和實踐。今年,報告中指出,繼續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提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建設、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區域發展重大舉措。
在區域協同發展的大格局下,文化建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內容,文化產業將打破傳統格局,逐步實現“帶狀發展”。未來,區域城市將實現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機制更健全、人才資源共享程度更高、跨界融合領域更廣泛的良好局面。
“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也是城鎮化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報告中指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文化產業將發揮更突出的紐帶作用,連結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發展。以旅游業為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收入達到了7400億元,2018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則超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未來,文化產業將在建設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新型美麗城鎮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皇都侗文化村
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報告中提出,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社會就充滿活力,國家就繁榮興旺。今天,在追求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精神文明比翼齊飛,文化消費也已經逐漸成為老百姓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標。而無論是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都是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路徑。
▲張家界市資助圖書館(圖據張家界本地網)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繁榮文藝創作,加快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持續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一方面,要不斷優化文化產品的供給,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真正提供文化精品。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形式,順應互聯網發展的大勢,通過網絡化、移動化、智能化的方式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 本文轉載自言之有范
◆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不慎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自@文化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