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文化成都
多央娜姆圍繞成都市深化供給側改革,在推進文旅融合中優化供需對接的做法和體會。她表示,成都市緊緊遵循習總書記的指示,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覺,大力推進文化繁榮興盛。近年來,通過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計劃、面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突出以人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融合為契機,精準對接,優化供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益,保障文化權益,發展文化民生。
在做法分享中,多央娜姆主要介紹了三個方面的經驗:
一是構建需求牽引、線上線下結合的精準服務機制,搭建“文化天府云”“成都市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精準服務的工作格局,2018年全市4721個公共文化設施共開展各類活動8.69萬余場,參與群眾人數1000萬余人次。
二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公共文化超市,文旅融合推介,豐富“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產品資源庫”,促進供需有效對接,推進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
三是建立服務品質體驗反饋工作機制,招募“公共文化服務體驗師”收集個性化體驗報告,依托“文旅e管家——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務大數據績效管理平臺”,收到公共文化社會評價159.82萬份,為下一步工作明確了方向。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張旭在講話中兩次點名表揚成都,肯定了成都市在“公共文化服務超市”和“文旅e管家”等創新探索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張旭副部長要求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要深刻認識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意義,探索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機制、靈活適應群眾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機制、面向全社會的公共文化資源配置機制、以效能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評價監督機制。
文據看度客戶端
轉載自@文化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