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文化在線
鳳凰古城 圖/潑辣有圖
上半年全國文化消費數據報告
古典音樂會 圖/piqsels
超過八成的受訪者參加過文化休閑活動,有四成受訪者經常參加文化休閑活動,77%受訪者對當前的文化設施、服務情況表示滿意,39%的人認為文化消費已經成為一個生活的必需品,是和衣食住行一樣的。
旗袍 圖/影子
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上海創圖公共文化休閑聯合實驗室基于中國旅游研究院自主調研平臺,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文化消費專項調研搜集有效樣本15000余份,形成全國文化市場的需求特征、消費特征和滿意度以及特點。當下,文化消費已成為提升國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文化休閑市場活躍,相關的消費拉動作用顯著。當下,文化體驗形式非常多樣,居民通過博物館、影院、話劇、非遺活動等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平均文化休閑頻次為半年1-2次。對于提升修養、促進身心健康、親子教育的動機,居民的消費熱情高漲。
北京紫禁城 圖/piqsels
根據統計,人文旅游環境、歷史文化街區和博物館為體驗的熱門,從熱區域來看,華東華北的消費熱情更高,在1000-1500元以及1500元消費比重更高。
城鄉對比,2019年上半年參加過文化休閑活動,特別是在旅游環節體驗文化的城鎮居民比重是更高的,城鎮居民對于文化休閑認知度更高,基于這樣情況,消費能力上面500-1000元以及1000元以上消費中城鎮居民比重占到60%,農村居民占到45%?;诟叩恼J可度,城鎮居民更愿意為文化休閑來買單。
舞臺劇《塵埃落定》
文化休閑中的文化演藝支出為主要消費支出,文化消費也帶動了購物交通以及相關的產業消費增長,其中80%的對于周邊產業的帶動增長是超過20%以上,文化消費對于異地文化旅游的促進作用也是更加顯著的。
2019年上半年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向深廣發展,同時,文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再局限于城市,而不斷向農村擴展,不再聚集城市核心區,而是不斷深入到基層。
鄉鎮綜合文化站 圖/浙江省文化廳
2019年上半年大約有800家四級居村文化站在平臺上發布活動,2019年上半年活動增量已經達到了2018年全年的2倍。課題組繼續對文化消費需求進行了研究,得出的觀點是:受訪者對公益性的活動需求更高,時尚化和科技化趨勢更加明顯。調查顯示50%人對現代科技文化類的體驗項目更加感興趣,60%人對公益活動更加關注。51%通過微博微信獲取,61%人通過手機預定來進行文化消費,55%通過移動支付來實現。
上海靜安區文化館 圖/影子
從陪伴方式來看,愛人和父母是主要的陪伴方式,其次是孩子、獨自旅行或者是親友出行。對于文化消費滿意度以及痛點的分析中,八成受訪者對于文化場館的豐富活動,場館服務設施以及綜合滿意度處于比較好的區間。具體落實到文化消費的場景,對于人文旅游景點、歷史文化街區和博物館的評價滿意度支出位居前三。
文創產品熊貓八音盒 圖/上觀新聞 張馳
文化消費痛點排在首位是周邊的配套不足,其次是開放的時間不夠、缺乏創新以及缺乏合適的設施,這在未來都需要通過文化休閑體系的綜合構建來完成,需要建立一個更好的停車服務、更好的餐飲環境,需要通過交替的開放時間或者是延長時間滿足不同人的休閑需求,通過開放多樣化的空間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