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書館報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表彰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新華書店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出版發行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員工,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組織全國新華書店系統開展“新華功勛”推選,經過組織推薦、專家評議、分別公示、集中審核,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共有1421位新華人獲評“新華功勛”。入選人員中有新中國成立后各省、市、自治區首家新華書店的創建人代表,有七十年來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為新華書店改革創新、建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代表。近日,“輝煌70年 奮進新華人——‘新華功勛’授牌儀式”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區)近300名“新華功勛”代表參加授牌儀式并接受表彰。
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做書面講話,對榮獲“新華功勛”的代表表示熱烈祝賀。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理事長哈九如報告了“新華功勛”評選情況,常務副理事長、新華書店總店總經理茅院生宣讀了《關于授予全國新華書店1421位同志為“新華功勛”榮譽稱號的決定》。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行管理司司長劉波,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司長、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司司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巖鑌,中國出版協會副秘書長邢巖,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雅珊,副理事長呂曉清,副理事長、河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慧豐,副理事長、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陵,副理事長、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忠義,副理事長、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國華,副理事長、山東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劉文田,副理事長、陜西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梁葆等出席儀式并為獲得“新華功勛”的代表授牌。
柳斌杰在書面講話中指出,新華書店是中國共產黨親自創建和領導的紅色出版發行機構,從延安清涼山麓的一間窯洞出發,新華書店始終伴隨著黨和人民的事業一路砥礪前行,不斷發展壯大,成立八十多年來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體新華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為社會傳播書香,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出版發行事業的繁榮發展,努力拼搏,甘于奉獻。他們在不同時代、不同崗位上堅守服務國家、服務讀者的職責,發揚"愛黨、愛國、愛店、敬業"的新華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今天我們嘉獎授牌的"新華功勛"就是廣大新華人的優秀代表。
柳斌杰指出,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新華書店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堅定立場,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群眾,及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到千家萬戶,把教材送到億萬學生手中,把科學文化知識提供給廣大讀者,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促進全民閱讀,建立書香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凝聚了強大力量。"新華書店"這個"金字招牌" 更加深入人心。在新的時代,全國新華書店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華書店服務體系的完善建設中來,要集合全國新華書店實體門店、倉儲配送與傳統出版物"進銷存退"優勢資源,推進線下實體書店體驗與互聯網營銷的無縫對接,帶動行業生產經營效率整體提升,讓優秀出版物和先進文化的傳播更加快捷準確,讓推進全民閱讀更加有效,努力把新華書店打造成為全民閱讀推廣基地,做大做強“新華書店”金字招牌。
河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寧波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帶來的合唱《我們的老家在延安》、原創情景舞臺劇《黨員日記》等精彩節目讓授牌儀式既莊重又熱烈,既歌頌偉大祖國又接受精神洗禮。授牌儀式在全體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結束。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出版發行事業。1937年4月24日,黨中央就在延安創建新華書店;1949年10月3日-19日,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于百廢待興之時在北京召開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毛主席接見全體會議代表,朱德總司令出席會議。會議作出《關于統一全國新華書店的決定》。從初創時期的寥寥數人發展到今天的13萬人,從清涼山麓的小山洞發展到今天的1.2萬個網點,從當初的手工作坊發展成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現代文化企業,新華書店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有力推動了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體新華人始終傳承紅色基因,堅持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傳播科學真理、弘揚先進文化,教育引導群眾、凝聚奮進力量,為推動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華書店立足服務群眾需求,在圖書發行中擔當中流砥柱,提供了一大批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出版物,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家園。70年來,新華書店涌現出一批批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英雄人物,也涌現出一大批在平凡崗位上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熱忱服務的先進模范,他們始終與黨的事業共命運,與人民的需求同呼吸,在我國文化建設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轉載自@圖書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