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書館報
慎一虹(湖州市圖書館)
“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020年6月末,寫下臨別留言的外來務工人員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之間的故事引發了社會熱議,成為了很有影響力的“媒介事件”。一座圖書館點亮了一座城,溫暖了一群人,感動了整個社會,無意間提升了公共圖書館在公眾心中的形象,為現代公共圖書館精神作了一次全民宣傳。這是疫情以來最值得社會關注的弱勢群體呼喚推進全民閱讀的強烈反響,也是最值得圖書館人驕傲的堅守崗位、積極主動奉獻社會所得到的高度評價。這樣一個事件,引起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關注和重新認識,也引起了業界對當下圖書館形象塑造的思考與探索。
圖書館形象是指圖書館的內外公眾對圖書館整體的、概括的、抽象的印象和評價。它標志著公眾對圖書館的了解和認可程度,是公眾輿論對圖書館、圖書館行為及其工作成果的反映,圖書館形象是圖書館的外在表征,這種表征是由圖書館的內在質量所決定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公共文化發展環境及發展要求都有了新變化,國家加強了對文化發展的重視,也給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同時,人們對于公共圖書館的期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刻塑造公共圖書館新時代的社會形象對整個行業來說頗為重要。
1.建筑環境形象
一座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是這座城市文化的標志,也是這座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圖書館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和信息服務機構,其外觀建筑與內部環境亦相當重要。圖書館的建筑應當莊重大方、典雅美觀,館中設施應當清爽整潔、窗明幾凈,館中環境應當高雅安靜,帶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2.信息資源形象
信息資源是圖書館開展工作的基礎與根本,也是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根源,資料豐富,內容新穎,類型多樣,有自身特點的信息資源體系是滿足讀者信息需求的必要條件,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吸引讀者的重要保障,也是樹立新時代圖書館良好形象的源泉。當今圖書館對傳統的紙質信息、現代的多媒體信息以及獨特的地方文獻等資源的收藏缺一不可,如何取舍、相互補充或相互轉換,是相當考驗圖書館員的責任心與判斷力的。
3.人員素質形象
勿庸置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形象也至關重要,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給讀者與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良好的精神風貌、高超的業務水平、熱情的服務態度、優雅的個人修養和嚴謹的敬業精神的員工,是圖書館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有利于提高讀者的滿足度,有利于提升圖書館的美譽度。此外,圖書館的領導也是圖書館的形象代表之一。其個人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公眾對圖書館的評價。既學識淵博又氣質儒雅的圖書館領導會受到公眾的歡迎甚至崇拜,對圖書館良好形象的塑造起到積極的作用。
4.公共閱讀空間形象
公共閱讀空間是指由政府或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在社區獨辦或合辦,主要通過文獻資源為公眾提供知識服務的公益性開放場所。廣義上它包含圖書館、文化館、書店、閱報欄等能夠提供閱讀的公共場所,以及進行讀書交流的網絡空間。狹義上僅指近五年建在街道、社區,可供人們免費借閱書刊、自由出入的新式的公共場所。公共閱讀空間的創新與研究,正是圖書館業務領域的熱點問題。公共圖書館的形象從舊時的藏書樓慢慢轉為社會教育中心,又從市民書房、文化客廳,慢慢走向了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公共閱讀空間。
2020年是相當特殊的一年,個人、組織、國家,乃至全世界都在經歷新的考驗,在所謂的“后疫情時代”,吳桂春留言東莞圖書館的溫情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但如潮的好評中,也不乏冷靜的聲音,澎湃新聞上一篇《要不是吳桂春,誰還記得圖書館》的文章,或許標題有點夸張,卻的確揭示了一些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令人思考。外來務工人員留言東莞圖書館,這么一則自帶爆點的公共事件,展現出圖書館作為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人文關懷,但并不是所有的圖書館都有如東莞圖書館一樣的覺悟和服務。
在中國,發達地區包括深圳、廣州這樣的大城市近年來對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很大,公共圖書館不斷擴張,而在中小城市以及廣大鄉鎮,圖書館卻少得像奢侈品。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公眾盼有圖書館,有了高科技設施的大城市圖書館,公眾又盼有優質的圖書館服務,人們對圖書館的期望是不同的,也是變化的。怎樣才能提升人們內心對圖書館的需求度、信任度、美譽度,塑造一個符合人們內心認可且向往的圖書館形象,正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和
用戶讀者是圖書館的生命所在,沒有讀者的圖書館既沒有社會的價值,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圖書館社會價值的實現很大程度體現在服務讀者的數量上。而要想吸引更多的讀者,就要有良好的圖書館形象,意味著圖書館要有豐富的館藏、優秀的員工和優雅宜人的環境,形象的提升,可以引導、影響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關注角度,加強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及信賴,自然而然圖書館會成為公眾喜愛的公共閱讀空間,會吸引更多的讀者,圖書館也會在為更多的讀者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2.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可以爭取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圖書館作為一種公益事業,國家的財政支出是它的基本經費來源,圖書館塑造好了自己的形象,會改變有關部門或領導對圖書館固有的印象,使有關部門了解當今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在傳承文明、倡導閱讀、弘揚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和社會價值,投入更大的力量進行圖書館的建設。
3.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可以爭取社會的合作和參與
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是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及動力來源。圖書館是一種社會事業,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圖書館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發現圖書館社會價值,并投入到圖書館的建設中。公共圖書館要在自身不斷發展的條件下,引入社會各界力量廣泛開展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優勢,以實現文化職能、社會教育職能,不斷提升社會整體的“圖書館意識”,促進事業發展。
4.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可以提高圖書館的凝聚力
圖書館塑造良好的形象,會提高社會公眾對圖書館的評價,會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會增強圖書館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圖書館工作,加入圖書館建設的隊伍,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中堅力量。
其實,塑造好圖書館形象的益處及積極作用是誰都明白的事,然而當今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也是相當嚴重的,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塑造圖書館形象并非容易之事。我們要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具備多種應有的意識,去探索一條塑造圖書館形象的可行途徑。
1.要有服務意識,從提高圖書館的內在質量做起
圖書館的外在表征即形象是由圖書館的內在質量決定并受其影響的,圖書館內在質量的提高會必然帶來圖書館在外在形象的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信息資源等內在要素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讀者是否愿意到圖書館來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或滿足日常的閱讀需求。在那些已經建立和存在的圖書館,最好的形象塑造就是讓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走心暖心,貼近讀者,并不需要圖書館的活動總是高大上,充滿科技感什么的,而是在圖書館當地原有的經濟條件文化基礎上為讀者做一些實實在在的服務。只有因地制宜,因時就勢,才能真正讓圖書館的服務做到位,才能塑造符合圖書館和讀者共同期望的圖書館形象。
2.要有公關意識,從加強圖書館的公關關系做起
公關意識,是指公共關系意識的簡稱,亦稱公共關系思想、公共關系觀念。一種尊重公眾,自覺致力于塑造組織形象、傳播溝通、爭取公眾理解與支持的思想觀念。有了公關意識,圖書館的公眾活動就更容易增進圖書館與社會公眾之間的相互理解。東莞圖書館退證讀者留言事件是一個典型的公共關系案例,正是東莞圖書館領導、員工共同具有強烈的公關意識,推動事件走向了正能
量的一面。
3.要有品牌意識,從創建優質的圖書館服務品牌做起
優質的服務品牌,反映了圖書館工作的核心競爭力,也體現了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深層次內涵。一個深入人心的服務品牌,是圖書館形象的最好標識。比如:一說起“天一講堂”,圖書館人都知道它是寧波圖書館精心策劃、周密實施的一個優秀講座品牌,平臺力邀國內外專家或博古論今,傳揚當今世界前沿思想、先鋒觀點;或深入淺出,解讀獨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生活熱點,成為寧波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的著名文化品牌。圖書館形象會隨著圖書館服務品牌的打造而提升,會增強圖書館工作的輻射力和競爭力,進而反過來影響圖書館的運營、發展和繁榮,因此,創建、維護圖書館的服務品牌很重要,對于塑造圖書館形象來說,必不可少。
4.要有審美意識,從提升圖書館的審美能力做起
任何形象的塑造都離不開審美,圖書館形象塑造也不例外。審美意識可以運用到圖書館形象的方方面面,無論有形的建筑環境、館舍布置、員工著裝,還是無形的活動方案、現場氛圍、宣傳策劃,都必須具有審美意識。假如一個圖書館的館舍規劃缺乏合理性、區域設計缺少文化性;又假如一座圖書館一味迎合讀者的需求,選書愈加通俗化,成功學書籍、情感雞湯書籍、通俗娛樂讀物大行其道,這都會損害圖書館的形象。有了健康的審美意識、高尚的審美情趣、出色的審美能力,才能給圖書館形象帶來視覺上的美感、精神上的愉悅。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受到了信息化時代的沖擊,圖書館不僅沒有落沒,反而在《公共圖書館法》頒布的前后五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得益于國家法律法規的確立、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文化戰線與圖書館業界的共同努力,圖書館事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機遇。那么,為什么還會有以上的誤解呢?恰恰是我們新時代的圖書館形象還不夠清晰,人們對圖書館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因此,在圖書館的環境設施布置、人員素質提升、館藏資源配置、媒體宣傳溝通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改善及提高。新時代圖書館形象的塑造是圖書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任重而道遠。
轉載自@圖書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