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情軒
在新媒體技術時代,公眾的閱讀呈現出“碎片化”、“功利化”、“娛樂化”等顯著特點,與圖書館所提倡的“深閱讀”、“經典閱讀”等閱讀理念背道而馳。
所謂“閱讀危機”,是指讀者閱讀興趣發生轉移的一種社會現象,主要表現在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的改變,一些讀者正在失去對傳統紙質閱讀的興趣,其閱讀逐漸被網絡和新媒體所替代,出現網絡化、功利化和娛樂化等危機狀況。
泛在知識環境的背景下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但也對閱讀的深度和系統性帶來威脅。
目前社會大眾閱讀狀況可以這樣總結,即盲目跟風的多,有長遠目標的少;重視人文積累的少,追求功利的多;重視傳統閱讀的少,愛好網上閱讀的多。這些閱讀中的諸多不良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文化問題。
1 圖書館閱讀推廣提倡的閱讀理念
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通過精心創意、策劃,將讀者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的有吸引力的館藏,以提高館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動。
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要方面包括資源的推廣、閱讀的推廣、服務的推廣和空間的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不提倡方式上的網絡快餐化閱讀,內容上的功利化、消遣性閱讀。
理念一,閱讀程度上,提倡深閱讀
有人說,讀書固然重要,但實踐更重要。圖書館閱讀推廣提倡深入的、學習型的閱讀,通過閱讀能夠系統全面地掌握知識。然而,信息爆炸、讀屏時代帶來的淺閱讀,對深閱讀產生很大的沖擊。
理念二,閱讀內容上,提倡經典閱讀
讀經典書籍能增長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振精神,更好地明志、益德、立品、做人。而娛樂性讀物雖然能暫時的放松和愉悅,緩解自身的壓力和心情的郁悶,但往往缺少實際意義,缺乏對心靈的震撼力及指導性。
那些傳統經典中的好文學,灌溉和滋養著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有涵養與情趣;而圣哲格言,在為人處世方面,給我們以指引,不致使我們陷入困惑的黑暗中。
理念三,閱讀媒介上,提倡紙質閱讀
雖然電子資源信息豐富、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聲像逼真,但在閱讀中不易思考和回味,偏離原本的閱讀初衷。而紙質圖書能使思維更活躍,想象更豐富,提高各種認知能力。
研究發現,讀書的頻率比讀屏要慢得多,屏幕的光、色彩設計的變幻對眼球顫動的影響很大,閱讀的平均翻頁頻率也低于換屏。因此,網絡閱讀雖然也是閱讀,但很難進行深閱讀,閱讀產生的效果不甚理想。
2 讀者閱讀危機導讀對策
面臨社會讀者出現的閱讀危機,圖書館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發揮圖書館服務育人職能,推動“全民閱讀”助力。
策略一,加強與讀者的溝通
在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中,很多圖書館存在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只管閉門造車,然后強加給讀者,而未能結合讀者的興趣,考慮讀者的需求,讓讀者參與到活動的策劃中,并結合讀者的閱讀心理開展相關的閱讀活動。
因此,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應加讀者參與力度,使讀者變被動地接受服務為主動地參與。
圖書館還可以成為組織者,積極引導讀者成立各種形式或領域的經典讀書會或讀者論壇,將志趣相投的讀者聯系互動起來,從而擴大影響吸引更多讀者的參與,同時在討論式的群讀中還能提升對經典更深入的解讀。
目前,很多的案例說明,有越來越多的讀者已成為圖書館服務隊伍中較為活躍的力量,不僅創新了圖書館服務的模式,還加強了與讀者之間的溝通。
策略二,加強與其他部門或組織的合作
閱讀推廣活動之所以呈現圖書館一方唱獨角戲的狀態,是因為缺少與其他部門或組織之間的配合,沒有建立協同機制。圖書館能夠做到的是主要依靠其資源、環境、氛圍等優勢吸引和影響社會大眾,因而在號召力、影響力等方面,如果沒有其他部門或組織的參與與支持,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從應對社會大眾閱讀危機角度來講,盡管圖書館人滿腔熱血,采取各種應對措施,但是,單靠圖書館一家之力顯得過于薄弱。若不改變圖書館唱獨角戲的現狀,不能與其他部門形成協同合作機制,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活動效果。
閱讀危機干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整合社會各種資源或力量,需要建立長效的組織運行機制,才能保證干預活動的感召力、影響力和實效性。
3圖書館員自身應具有的推廣作為
作為一,提供更加積極主動的服
圖書館員應改變傳統服務模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圖書館員要多讀經典,并以推薦經典為已任,并成為大眾經典閱讀中的導航員、引導員、陪伴員。閱讀推廣工作者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讀者,使之驅發內在之閱讀動機,避免強制性和形式主義。
作為二,創建品牌活動、創意活動
例如,開展“圖書館之旅”攝影展助推圖書館新書推廣;建設“品牌講座”拓展學術范圍等。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一點,即隨著閱讀推廣活動的逐年開展,要注意閱讀推廣具有自反性。
閱讀推廣工作需要順應時代形勢,需要長期地堅持,積極地互動,不斷地探索。因此,想要抓住讀者的眼球和注意力,除非在原有基礎上添加更多的創意,否則將無法滿足讀者求新求變的新奇心理。
摘編整理自網絡
轉載自@圖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