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情軒
區域圖書館聯盟已經成為區域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理想模式,對于區域圖書館聯盟的研究論文逐漸增多,但是研究重點多集中在聯盟的組織模式及協調管理方面,而關于聯盟的社會服務模式的研究不多。
如今圖書館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只依靠單個圖書館不能滿足用戶的所有信息需求,圖書館界積極尋求聯合合作,基于此圖書館聯盟應運而生。
其中,區域圖書館聯盟是數量最多的一種聯盟形式。在單個圖書館可以完成的社會服務項目之外,區域圖書館聯盟能利用聯盟聯合合作的優勢來完成更多的任務,實現資源共享、利益互惠,解決區域內社會信息需求。
一、區域圖書館聯盟概述
(一)模式探析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壯大、移動設備的普及應用等,幫助圖書館開展更便捷高效的社會服務。區域圖書館聯盟開展服務工作時,也不免要借助網絡技術的力量,幫助聯盟成員在開展傳統的圖書館業務(如文獻傳遞、資源館藏、資源編目、館藏查詢、資源采購、參考咨詢、教育培訓等)時聯合互通,整合數據資源、開展區域服務。
(二)優勢凸顯
相對于單個圖書館而言,圖書館聯盟的優勢尤為突出。讀者的需求是巨大且多樣的,而單個圖書館體量小、人財物投入少,開展業務工作過程中時常會捉襟見肘。聯盟整體資源龐大,極大滿足了成員館的資源需求,幫助各成員館的讀者獲取到更多的資源,保障成員館業務開展順利高效。
二、區域圖書館聯盟的社會服務模式及優秀案例
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為全國圖書館行業資源交流共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開始率先打造地區性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保障體系,區域圖書館聯盟發展迅猛。先后涌現了一批力量強大、影響力廣泛、類型多樣的區域圖書館聯盟,比如省域的珠江三角洲數字圖書館聯盟、市域的寧波市數字圖書館、異質性的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JALIS)、同質性的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等,為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圖書館體系踐行了有力探索。
(一)珠江三角洲數字圖書館聯盟——省域圖書館聯盟
珠江三角洲數字圖書館聯盟是省域圖書館聯盟,涵蓋了廣東省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等不同種類的105家成員館,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家跨系統的聯盟,是廣東省圖書館委員會與北京超星公司合作的項目。聯盟網站基本整合了所有成員的館藏目錄,讓共建共享、文獻傳遞等業務更便捷。
(二)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盟(WRLC)——同質性綜合型區域性圖書館聯盟
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盟(washington research library consortiu,http://www.wrlc.org/)成立于1987年,成員至今為止共包括9所高校圖書館,WRLC為華盛頓地區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群眾及成員館大學讀者提供信息服務。
WRLC的服務項目包括三個方面:(1)數字圖書館系統共享——ALADIN(Access to Library And Database Information Network),此系統是WRCL于1990年開始運行的數字資源共享系統。系統提供的服務包括提供各成員館共同持有的聯合目錄數據庫、提供電子期刊及數據庫的電子資源訪問通路以及個性化定制菜單、圖書館特色資源跟檔案的電子化、虛擬參考咨詢服務。(2)圖書館資源共享,包括直接在成員館借閱圖書、館際互借的在線請求服務、印刷期刊的文章在線傳遞服務。(3)三線書庫(Offsite Shelving Facility),為聯盟成員館提供過期或較少使用的圖書館資料提供存儲空間,提供在線閱讀室,以及為成員館所屬大學的學生及教員提供三線資料。
非常有特點的是,組織共用一套聯合目錄跟檢索數據庫,組織成員共建藏書,為館際互借提供方便,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所有成員之間所有資源共建共享。
三、圖書館聯盟的社會服務模式研究的一點思考
在服務提供方面,美國區域性圖書館聯盟提供的服務更完善、更細致,我國服務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細化完善。包括針對高校和科研機構甚至社區兒童、殘障人士的詳細的遠程教育系統,這些是我們在區域性信息資源建設中需要學習和提高的。
聯盟應加大開放力度。區域圖書館聯盟作為圖書館的集合體,建設目的就是為了聯合各成員館的資源、力量,致力于為全域提供圖書館服務,彌補發展弱勢地區圖書館服務效能低的不足。
一些聯盟通過登錄限制或者IP訪問的方式,限制外部用戶登錄,因此除成員館用戶之外的有需求者,還是很難訪問到聯盟的資源。這嚴重違背了聯盟開辦的宗旨,限制了資源的共享,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聯盟要加強特色資源建設。聯盟應將地方特色資源的整合建設作為重點,突出區域屬性。成員館各自為戰即無法采訪到全面的資源,也會造成人財物的浪費,因此需要聯盟的統籌協調。
國外區域圖書館聯盟發展的比較成熟,極具參考價值,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的經濟條件、文化發展程度跟現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現狀與國外仍存在較大的差異,生搬硬套他國的社會服務模式必然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時要參考我國聯盟社會服務模式的優秀案例,學習其成熟的觀念,結合國情和各區域的發展程度,建設各區特色圖書館聯盟。
本文摘自絲路視野
轉載自@圖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