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情軒
信息時代,圖書館利用數字技術逐漸優化服務模式,通過整合不同種類數字資源深挖其知識價值,利用邏輯推理構建知識網絡,成為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的知識協同管理主要服務模式。
面對用戶多層次的知識需求和多維度的信息訴求,數字圖書館只有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依靠數字平臺進行知識投送才能滿足用戶需求,服務好用戶,拓展圖書館服務職能。
1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的內容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為其基于知識鏈開展信息服務確定了新的地位。數字圖書館知識鏈注重知識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從內到外,從信息搜集、獲取到知識服務全過程實現數據鏈建設。
數據鏈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是知識鏈結構合理,符合基本信息定義。另一方面,構建動態知識網絡的數字圖書館才是完整的知識鏈。知識鏈是深入挖掘信息資源的潛在價值,明確信息資源的利用方式,找到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隱性聯系,明確用戶服務目標和基本需求,依靠數據鏈面向用戶進行知識服務,注重用戶服務反饋,實現多維度知識服務的過程。
2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的現實依據
面對知識融合、學科領域交叉的發展趨勢,圖書館有必要加快數字化建設進程,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構建基于知識鏈的數字服務體系,根據用戶需求提高知識服務效率,消除信息孤島,加快信息流通,營造人文環境,開展個性化服務。
2.1 加快知識更新,縮小技術差距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建設決定了社會知識共享效率和人們能否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知識信息和技術。在社會知識融合發展趨勢下,數字圖書館知識鏈建設有必要突破傳統文獻資源管理思路,實現一體化知識共享、集中化信息處理和立體化知識服務創新,運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構建數據庫,通過知識鏈進行知識信息深度加工,深入挖掘信息資源的知識價值,拓寬信息服務渠道。
2.2 消除信息孤島,加快資源流通
在社會信息流通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信息源孤立問題,這些與網絡、信息服務機構缺乏聯系的信息源注定成為信息孤島,與其他信息服務機構產生數字鴻溝。就其本質來看,信息孤島和數字鴻溝的產生是信息數據利用和管理方法造成的。
從數字圖書館的總體建設來看,大多數數字圖書館只是處于知識服務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服務體系及管理模式只是在傳統的管理基礎上重新構建,并未整體翻新,信息服務效率沒有顯著提升。
2.3 營造人文環境,開展個性服務
依托信息技術,構建數字網絡,加強數字圖書館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圖書館之間形成面向社會各領域用戶的知識網絡,形成動態性的信息服務流動體系。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是數字圖書館整合信息資源,構建知識協同管理體系的重點和關鍵。
數字圖書館面向各學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知識服務首先要依靠知識鏈加快信息資源的流通,在充分挖掘各學科信息資源價值的基礎上進行關聯性資源定位和加工,提高知識信息的附加值。
3 基于知識鏈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原則
基于知識鏈的數字圖書館知識協同管理體系構建并不是全盤否定傳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模式,而是基于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特點,在立足學科服務和數字資源整合前提下而實施的服務體系創新,保障知識網絡覆蓋和高效利用。
3.1 引導用戶參與
用戶參與是數字圖書館知識協同管理體系構建的關鍵原則,也是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的必要前提。知識鏈是數字圖書館面向用戶提供信息資源的渠道和媒介,而協同管理體系構建需要有用戶參與。
3.2 樹立整體意識
從全局出發考慮服務機制的內在聯系和知識資源的整體價值?;谥R鏈形成的服務體系以知識網絡為主體,而知識網絡的全局覆蓋要基于圖書館各數據庫資源分布狀態進行無縫對接,這決定了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要從知識鏈角度面向用戶展開。
3.3 開展層次服務
層次服務是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進行數據資源嫁接的基礎,也是數字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開展服務的核心所在。層次服務要求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的知識協同管理體系構建突出用戶的核心地位,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保障知識資源的層次性分布,滿足用戶的多元化知識需求。
3.4 加強制度規范
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面向用戶提供服務要加強數字資源管理,從服務機制和服務制度兩方面進行管理。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設置學科館員規范數字資源使用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規范學科館員的服務行為,科學、合理利用數字資源,保障服務質量。
3.5 資源經濟適用
在數字圖書館知識鏈協同管理體系建設中,要確保有充足的資金來源構建知識網絡、知識鏈、服務平臺。一方面,圖書館要合理利用資金采購和更新資源數據庫,對最新的知識出版物、電子資源進行采購。另一方面,圖書館要拓展信息網絡、數字網絡及知識服務網絡的覆蓋范圍,保障數字網絡全覆蓋,加快數字化建設進程,最大效率利用資金。
3.6 堅持科學管理
科學管理包括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涉及到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中,從機制和物質兩方面為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協同管理體系的建設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學科角度,數字圖書館有必要保障學科數據資源的完整性、全面性。
4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知識協同管理體系的構建途徑
數字圖書館基于知識鏈構建協同服務管理體系要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通過優化職能體系,為后期數字圖書館的職能拓展提供理論支撐。
4.1 外部知識鏈對接,信息資源協調配置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是以知識共享為中心,圍繞知識服務、知識資源整合加工、知識資源管理、知識信息推廣、知識資源優化利用等環節形成的循環服務過程,在協同服務管理體系構建中圖書館要圍繞知識信息增值服務、知識外化、知識資源創新等知識服務外部鏈接開展服務活動。
一方面,圖書館要基于移動服務終端設置外部數據庫,供用戶從移動平臺獲取知識信息。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圍繞知識鏈構建完善的知識服務網絡,提高移動終端引擎的知識檢索效率。
4.2 內部知識鏈優化,數據資源協同管理
基于知識鏈構建數字圖書館協同管理模式要以數據資源協同管理為核心,通過優化內部鏈接,拓展知識服務范圍?;谥R鏈和知識網絡的知識信息具有動態性,用戶隨時可以利用移動終端檢索和查詢各學科知識信息。
4.3 知識服務為中心,健全服務機制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協同管理服務體系建設要以知識共享為核心,通過構建面向各學科領域的專業數據庫為用戶提供服務。這就要求數字圖書館要基于學科知識數據庫實現知識網絡全領域覆蓋,在保障知識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圖書館員服務態度的前提下,健全服務機制,依據學科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全面保障知識服務的有效性和客觀性。
4.4 用戶管理為中心,創新服務模式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協同管理體系構建要以用戶管理為中心,基于知識鏈、用戶需求進行信息協同,利用互聯網平臺向用戶垂直提供知識資源,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依據知識網絡實現全學科領域的服務覆蓋。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要以現有的知識網絡為基礎,深入篩選、加工、利用各學科資源,提高資源附加價值。
5 結語
大數據時代,利用知識鏈信息技術手段對館藏資源進行整合,成為數字圖書館進行知識協同管理的主要模式。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
轉載自@圖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