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情軒
(圖片選自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
0 引言
大數據,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大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截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信息。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界的重要力量,在社會文化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其信息服務的質量也是衡量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要指標。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高校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仍存在服務意識不強、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經費短缺、服務對象單一、缺乏個性化和特色信息服務等系列問題。
作為專業從事信息服務和信息管理的機構,圖書館與大數據技術具有天然的契合關系。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信息服務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大數據技術去分析、挖掘隱含在用戶行為中的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信息,進而改進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對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 大數據時代下對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影響
在多媒體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大數據不斷影響著圖書館,并一步步使圖書館的形式發生改變,以下對其影響進行分析:
1.1 對圖書館現有資源的影響
現有互聯網的公開性及網絡的龐大性,使得紙質資源不斷減少,從網絡上獲取的資源與日俱增,紙質資源在控制質量上存在優勢,而數據時代的圖書館資源在發布上存在隨意性,會出現大量的重復信息,對資源的存儲設備造成浪費。
在資源共享方面,大數據時代網絡資源共享會因為平臺的不同,軟硬件的不協調導致資源浪費或者重復建設,但在校外的其他非校園網用戶又不能夠觸及這些資源,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
1.2 對現有技術體系的安全影響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原先擁有的硬件系統需要改朝換代,以滿足當下飛速發展的數據需求,實現數據同步,但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都是保證資源安全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國在信息安全法規建設方面,相應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這也使圖書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1.3 對現有館員人才隊伍的影響
數據背景下的技術人員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計算機網絡和英語等方面的知識。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圖書館館員總體水平會由于時代的要求而提高。
2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的具體建議
2.1 圖書館結構模式的轉變——拓展海量數據處理業務
傳統的圖書館主要以紙質書籍為主,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使圖書館的結構轉變成網絡信息進行圖書資源為主,紙質書籍作為一種收藏價值而存在的狀態。
相對于紙質資源,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數據量是龐大的且快速增長的,這些數據包括電子圖書,期刊,音視頻等資源,而除了這些還有微博,微信及微信終端所存儲的非結構化數據。未來的數字化圖書館的服務除了在大量資源的存儲上存在競爭,更明顯的競爭體現在用戶信息數據的競爭上。圖書館在服務方向上應該意識到,不光要記錄用戶搜索使用記錄等結構化信息,更要對搜索方式借閱行為等非結構化信息,加以處理及分析才能在激烈的服務創新中立于不敗之地。
2.2 圖書館管理模式的改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傳統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在信息時代下已經不在適應,數據信息量的龐大及不斷更新要求圖書館管理員具有全面的素質,因此圖書館需要培養一支具備管理和技術知識,并能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的人才隊伍。
2.3 構建基于大數據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平臺——交流和共享平臺的建立
大數據知識服務平臺是一個數據獲取,存儲,組織,分析和決策服務資源和服務能力共享、交易和協作的智慧平臺。這樣既豐富了圖書館的資源,又提高了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
3 結語
現如今,大數據時代存在于我們生活中,它帶給我們的有機遇也有挑戰。圖書館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和網絡技術的作用,強化圖書館人文關懷,培養智慧館員,構建知識服務平臺,從而整體提升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水平。
本文摘自科技視界
轉載自@圖情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