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圖書館報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指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支持文化產業發展?!?/p>
從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已連續10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公共圖書館”則是十年來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免費開放”。而距2018年1月中國第一部圖書館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施行以來,已五年有余。近年來,我國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持續加大,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以及現代公共生活的信息中心,對全民閱讀的推動和現代公共文化生活的構建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伴隨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全民閱讀的深入推進,圖書館界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對此,《圖書館報》特別策劃“圖書館界深入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的專題報道,特邀請各館館長圍繞“‘公共圖書館’十年來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及報告中所提到的相關內容發表對圖書館如何迎頭而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的思考以及未來的舉措。
揚帆風正勁 奮楫啟新程
“公共圖書館”十年來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從“倡導”到“大力推動”,再到如今的“深入推進”,更加堅定了圖書館人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底氣,為公共圖書館奮楫揚帆新征程錨定了前行的目標,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偉力。
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春風,圍繞“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基本建成”的發展任務和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目標,四川省圖書館將抓搶機遇,結合區域特色和本館實際順勢而為、多措并舉,勠力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鼓浪揚帆,再啟新程。
科學領航,深度落地公共文化發展戰略
將文化惠民服務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補齊短板、融合共享、全域覆蓋”的方針,繼續做好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后期工作及全省公共圖書館的指導幫扶工作,發揮省級公共圖書館龍頭作用,強化示范效應;以總分館制建設為引領,推進全省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建設,以文化繁榮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做好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四個一批”項目推薦,開展全民閱讀“三個一百”工程評選,加強公共文化品牌塑造;加快推動《四川省公共圖書館條例》修訂工作,持續優化公共圖書館業務管理水平,提升業務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打造更具智慧的知識交流中心。
精準發力,切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豐富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加強館藏各類型文獻整合與揭示,完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提供有力的文獻信息資源支持。加強合作,推動區域均衡發展。加快川渝兩地智慧圖書館建設,打造“新閱讀”產品和智慧服務空間,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推進川渝公共圖書館讀者互認、通借通還等一體化發展,2023年實現四川省131家公共圖書館、重慶43家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全覆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和巴蜀文化保護傳承: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工作方針,統籌推進古籍普查、保護修復、研究利用、整理出版、宣傳推廣和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完成《四川省古籍保護利用工程三年行動方案》既定目標,打造古籍修復體驗中心,加快古籍數字化建設,釋放古籍保護與利用的新動能。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深耕全省標志性閱讀品牌“領讀者”、“閱無限,向未來”館校合作品牌等建設,推動“家譜文化展”、《復興文庫》專題系列講座等“紅色經典”系列活動,使全民閱讀走向深入;推動全民閱讀“七進”,打造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
以人為本,勠力開創公共文化服務新局面
推動圖書館向“以人為中心”轉型,提升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等特殊人群閱讀服務品質;創新全域聯動服務理念,積極推進“圖書館+”模式,加強與書店、景區、酒店、民宿、機場等社會力量合作,拓展產業融合新思路,形成公共文化發展合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務生力軍,不斷注入新力量,賦能公共文化服務新活力;加強文創產品體系建設,打造“思進?悅讀新空間”,構建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間;積極推進新館項目建設,加快公共圖書館文獻存藏保護、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等各項功能的優化升級。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歷經110年事業發展的四川省圖書館,宛如雙槳鴻驚的一葉輕舟,將在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巨輪領航下,與全省公共圖書館同步發力,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End -
轉載自@圖書館報